《家教經驗談#0》我的家教心路歷程
初衷
早在2020年暑假時,我就已經有當家教老師的想法了。最當初之所以想成為家教老師,單純只是想賺點零用錢花花。只不過那時候因為沒有什麼教學經驗,也不敢貿然收費上課,所以最初,我是以英文作文批改為名義在招收學生,還記得那時候是一篇200元收費,且標榜可以改到好。(就是初稿寫完後傳給我,我批改完後回傳,再請學生重新寫一次,有問題就再繼續批改,通常一篇文章需要這樣來回2、3次)。
找到了第一位學生
那時我是以抱持著一種希望從同學的文章內學習的心態來批改,也因此,每篇文章我都會很仔細地改,有時候改一篇會花40分鐘以上,根本就是超低時薪。儘管如此,我還是盡可能地把我知道的英文知識交給學生,希望他們在正式考試時能獲取高分。
於是,在2020年10月份,我收到了一則一位高三學生傳來的Line,她說這次模擬考中,她的英文手寫成績是全班最高的。這是我收到的第一個鼓勵,也成為我持續盡心盡力,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學生的動力之一。
從幕後批改到實際上課
之後的兩三個月,我不斷接到更多學生,服務範圍也更加多元,從原本的英文作文批改,到自傳翻譯、論文摘要翻譯等等,不過我還是沒有勇氣上課,直到我的第一位學生,一名國一生,同時也是我媽媽的長笛學生,出現了。
我開始到書局翻閱、購買參考書,也開始上網搜尋國高中英文內容與課綱範圍。在上完第一次課後,我發現學生對我的接受度挺高的,似乎和我上課氛圍輕鬆有關?由於我從小到大都接受國際學校的教育,在課堂上,我們的上課方式是很輕鬆的,且以討論、探索代替填鴨式教學。也因此,在我的觀念裡,所謂上課是充滿互動的,所以,當我在上課時,我會時不時丟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給學生,讓他們去思考進而討論,我認為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能夠持久有效的。那時候,也有一些原本請我批改作文的學生希望我能幫他們上課講解,這也才讓我有勇氣實際上課。
之後,我開始在FaceBook社團上上傳我的徵學生訊息,漸漸地,我的學生越來越多,目前共有10位學生。說實在地,我並不是這麼在意錢,那時候決定繼續接家教有一部分是希望自己的英文不要退步(上大學後就很少用英文了)。
來自學生和家長的動力
不過這幾個月來,我收到越來越多家長的讚賞與認可,也讓我的教學動力能夠延續下去。
還記得我遇到過一位家長,她的孩子有輕微的過動症,但在第一次試上結束後,媽媽私訊我,問我能不能以後一個禮拜上兩次課。我很訝異,因為很少有家長會主動提加課。她說她孩子在上課前堅決一個禮拜只能上一次,不能加課,但在試上結束後,媽媽再問孩子一次,這次孩子同意每星期再多加一堂。她媽媽說,很少有老師能夠和她孩子合得來的,聽到這些話,我真的很開心。
結論
2023年7月,我成為家教老師滿三年。這一年來,十分謝謝同學和家長們的支持。因為是純線上上課,所以要找到能接受的學生和家長不容易,我也一直在想辦法克服遠距上的問題。也希望在未來,我能幫助更多學生達成他們的目標。
~未完待續~
留言
張貼留言